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201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2-09-01
  • 信息来源: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编辑: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审核: 文化和旅游局


对市政协次会议第22010号提案的答复

周波委员:

您提出的《唱好特色文化大戏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提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随州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您的提案突出展示了您对随州文化资源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客观反映了当前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问题,所提建议也较为中肯,对充分挖掘随州文化资源价值,全面发挥随州文化资源优势,强力助推随州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结合您所提意见建议,就推动我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强化执行统筹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产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的特色产业增长极,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随州市文旅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工作架构,高位推进和协调统筹全市文旅产业发展。

20213月,市文旅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随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行动计划紧扣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定位,围绕建设具有全国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目标,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引领、市场主体、社会群体三方面力量,擦亮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中国城、炎帝故里、编钟之乡、曾随文化等历史文化名片,突出炎帝、编钟、大洪山三大核心板块,扎实实施七个一工程,拓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优管理,让文物活起来、让客流聚起来、让资源动起来,加快壮大文旅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品质和效益,努力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到文化旅游产业强市的转变。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倍增发展,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自行动计划2021年部署实施以来,我局每年都制定行动计划落实年度工作责任清单,分解涉旅部门工作任务,实行半年评价考核,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强力推进有关工作执行落地。

二、高位擘画蓝图,全面布局规划

20223月,市政府正式印发《随州市文化旅游业(体育、广电)发展十四五规划》,站在十四五时期新的发展起点上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位擘画了宏伟的蓝图、全面谋划了清晰的布局、系统规划了有效的路径。

规划指出,全市文旅产业将坚持品质升级、融合创新、重点突破、合作开放的发展战略,以资源整合、项目驱动、品牌塑造、产业集聚、板块联动为手段,实施文旅引擎、城乡互动、景城同建、产城一体等重点工程,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随州打造湖北省特色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建成具有吸引力的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华中地区优秀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提出一城引领、一廊驱动、三轴联动、四大片区、八大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即一城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廊曾随文化大遗址走廊,三轴汉十走廊文脉发展轴、随岳高速山水体验轴和麻竹高速生态康养轴,四大片区礼悦随州城核心发展区、自在大洪山康养度假区、淮源桐柏山运动探秘区和盛景中华山生态文化区。重点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即:主导产业集群(炎帝文化产业集群、大洪山文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千年银杏主题文化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曾随文化大遗址走廊创意产业集群、西游神话文化产业集群),新秀产业集群(武胜关山水生态休闲产业集群、桐柏山运动休闲产业集群、淮源山地运动度假小镇功能集群)。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规划明确的发展路径全力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走深走实。

三、大力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发展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有文无业文重业轻,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十分丰富,但产业化开发和经济化转化力度十分薄弱,水平较为低下,发展尚不充分,十分缺乏有实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亟需通过产业招商引资为随州招引更多更好的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

我局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文旅产业发展和升级的硬支撑强跳板,作为文旅市场主体扩充和壮大的强心针催化剂2022年以来,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牵头组建了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分局并于5月召开了2022年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工作暨市文旅产业招商分局工作会,建立健全了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分局协同工作机制。分局组建运作以来,赴深圳、成都、武汉等省内外城市开展文旅招商活动,推动了曾侯邑文旅综合景区、编钟古乐之都、随州古银杏康养谷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的推进落地和迭代升级,有效引进和盘活了一批文旅产业市场主体,在引进新主体、升级旧主体、壮大市场整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发挥文旅招商分局机制作用,努力在本年度为随州文旅产业招引更多更有实力的市场主体。

四、提升文化品牌,全力推进申遗

随州是古曾国的发祥地,古曾国以随州为核心纵横经营700年,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曾随文化,承载着灿烂文明。境内有以擂鼓墩古墓群、义地岗墓群、庙台子遗址和安居遗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古曾国遗址,传承着曾随历史文化。尤其是以编钟音乐为代表的,能让世界看得懂中国和现代看得懂古代的,在随州地区贯通史前部落融合、商周方国融合和隋唐民族融合的礼乐文化,文化传承脉络清晰,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巨大。为让文物活起来,讲好随州故事,建设神韵随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初提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宏伟战略,将以曾随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礼乐文化推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22311日,市委组织召开了随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筹备会,明确由我局承担申遗具体工作。我局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审核管理规定》《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等政策文件,结合随州实际,已编制完成《随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计划》。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随州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展示和历史文化品牌价值提升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一次突破性尝试。一旦申遗成功,将为随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国际级的平台和契机。目前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正在组建申遗顾问委员会、专家团队和技术小组,世界最高等级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五、强化政策扶持,构筑产业支撑

有效的产业政策是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更好承接落实国家文旅产业政策,加快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补齐随州文化产业发展短板,推进编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依据国家、省有关政策和借鉴外地文旅产业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207月正式出台了《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从多方面明确了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和奖励。一是支持文旅项目建设,主要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予以支持;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对新入库、高成长性企业和新业态给予支持,对示范园区(基地)、文旅品牌创建、社会投资文旅产业和事业给予奖励;三是对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奖补;四是对引客入随予以奖励;五是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对人才培训和引进予以支持,对人才获奖和获得称号给予奖励。

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我局严格按照《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和《随州市引客入随奖励办法》等文件规定及时兑现落实奖励资金。政策实施首年(2021年),针对高等级景区创建、文化演艺产业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四上文旅企业入库等奖励项目的271万元资金已经全额兑现到位。今年的全市文旅产业奖励资金项目申报工作2月初启动,目前三方审计机构已完成申报项目初审并出具了初审结果,正按规定程序推进奖励兑现工作,力争8月完成奖励资金兑现拨付。同时,针对《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修订完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工具,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和纾困解难,积极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